摘要
近日,全国总工会公布2024年度全国职工“五小”创新成果库录入名单。梧州制药动力基建车间凭借一招“省气绝活”—— “降低燃气锅炉蒸吨单耗,实现节能降耗”,从全国3.4万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全国职工“五小”创新成果库。这不仅是梧州制药的“高光时刻”,更在全国总工会的“职工之家”APP上展示亮相,妥妥地秀了一把梧药工人的创新实力。
锅炉“胃口”大,师傅急了眼
原来,动力基建车间的天然气锅炉在按原厂参数运行初期,“胃口”大得离谱,蒸吨单耗天然气每月高达80.98 m3/吨以上,比行业理论标准70-75 m3/吨高出一大截。车间师傅们一算账:“这锅炉烧的不是气,是钱??!”节能改造迫在眉睫。提升效率,取精华去糟粕,方能提升自我。
技改天团出手,锅炉穿上“节能衣”
动力基建车间迅速集结了石小伟、莫海、张之衡、温雄辉、莫丹妮、李志成、张少杰、吴江、范超奇、许贤智、陈平11名技术骨干的攻关团队,结合公司实际用汽场景,制定了“设备升级+管理优化”的双轨实施妙招。
第一招:废热变“宝”,省钱又环保
技术攻关团队为锅炉水箱给水管与排污管加装了节能“神器”——板式换热器,创新性把锅炉排出的废水余热“抓回来”,给水箱的冷水加热,减少水箱加热所需天然气消耗,从源头降低热损耗。
第二招:操作升级,锅炉“智商”飙升
动力基建车间打破“稳定供汽即达标”的传统思维,建立“数据驱动+动态调节”机制。通过实时监测各车间蒸汽用量,锅炉“聪明”得像长了眼睛,用汽高峰期火力全开,而用汽低谷期则会自动“打盹”,随时调整锅炉运行参数。其次就是创新实施“预热供汽”策略,在用汽低谷期利用余热维持供汽,进一步降低能耗波动。
效果炸裂,一年省出100万
一番“组合拳”下来,锅炉彻底“改脾气”了——单耗稳稳降到76.5 m3/吨。据2022-2024年产汽量统计,该项目每年为公司节省燃气费用近100万元,不仅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,更以“小技改”撬动“大节能”,为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。
END
图片丨全国总工会“职工之家”平台、李志成
文字丨李志成
编排丨潘俊宇
编审丨李 慧